@杭州发布
01一筷醃菜,香滿冬
醃菜之俗南北皆有,許多杭州人記憶中冬天的味道往往是從醃菜開始的。 雪裡蕻、韭菜花、白菜、蘿蔔、豆角……稍加清洗或晾曬,加鹽醃入缸中,稱為“鹽菜”或“鹹菜”。 缸裏裝滿了味蕾的記憶,有醃菜的冬天可以說是有鹹有淡、有滋有味……
杭州人愛吃的冬醃菜有很多種,鹹白菜、菜脯頭、倒篤菜、蘿蔔乾等等,最常見的還是長梗白菜。 一棵棵菜葉翠綠、菜杆潔白的長杆白菜,晾曬後被整齊地擺放在了一起。
將它們整理好後,一層一層地碼到大陶缸裏壓緊壓實,然後再撒上粗鹽。 冬醃菜吃起來脆不脆,脚踩是關鍵。 醃菜踩實了之後,在上面覆蓋塑膠膜,並壓上毛竹片和幾塊大石頭,這樣一缸醃菜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說到冬醃菜,就不得不提它的好搭檔——冬笋,兩者炒在一起就是聞名遐邇的“炒二冬”,因為入口又爽又脆,向來是杭州人最喜歡的冬季美食之一。
02一口糍粑,糯嘰嘰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正所謂“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碌碌燒就是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團在芝麻花生砂糖堆裏滾上幾圈,剛做好的糍粑,溫熱柔軟,一口咬下,軟軟糯糯,滿嘴濃香。
在杭州,吉山麻糍很受大家喜愛,將紅糖包入麻糍裡面,口味香甜。 吉山麻糍製作技藝是蕭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主要分佈在杭州市蕭山區南部的進化鎮,舂麻糍一直沿用祖輩的原始手法,浸米、瀝幹、蒸煮、舂打、切分,各道工序純手工製作。
糍粑的形式多樣,除了蕭山的吉山麻糍,建德三都的帶餡麻糍,將芝麻糖包在麻糍之中,也別有一番風味,當地人稱“麻糍粿”。
黑芝麻餡的麻糍就像小時候阿罵常在巷口買的那樣,是童年記憶中的味道。
03一隻醬鴨,鹹鮮味
杭州醬鴨肉色棗紅,芳香油潤,鹹中帶鮮,是杭州傳統的風味名菜。 每年小雪節氣,老底子杭州人都會開始做醬鴨、醬魚、醬肉等。
杭州的醬貨文化由來已久,洪如嵩補輯的《杭俗遺風》記載:“醬鴨一味,以杭城紹飯店所制者為佳。每歲八九月間,各酒肆皆自製醬鴨,多者數百,少者亦百餘。遠自申江亦有來購者,一過冬至,即銷售一空。凡老居杭城及嗜中物者,類皆知之。”
杭州醬鴨的做法,對溫度的要求很嚴,而且還要天氣晴朗,陽光充足。 小雪過後,天氣就不太會反彈了,所以大家都是趁這個時候開始醃制臘肉,做臘腸,還有就是做醬鴨、醬魚等。 醬貨一出,說明也快過年了,剛好做年貨,這也成了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