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解碼之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絲綢畫缋”

發佈時間:2023-11-28 10:00:58

絲綢畫缋是我國古代結合絲絹結繡、設色合色染纈工藝,是織物藝術上的綜合表現。其以真絲織物為主要資料,以天然植物、礦物提取物為染料,以特製動物毫毛筆刷為主要工具,以金絲為繡線,在織物上繪繡各種圖案。


完成一件作品需經選絹、定型、皂煮、摹稿、刻板、勾蠟、上色、裁剪、裝裱等72道工序,手工技藝繁複。


所用材質本身不易上色、勾勒線條,需結合染、繪、繡和泥金等多種加工技藝,囙此製作工藝極為講究。


所成織物以自然之色展現天人合一之境,色彩豐富,經久不褪。


如今所繼承的絲綢畫缋既保留純手工的技藝及各種配方,又改進了過去工具等方面的不足,讓古老的絲綢畫缋煥發出新的生機。


穿過歷史的風塵,絲綢畫缋帶著豐富的色彩、瑰麗的圖案、精湛的做工向時代走來,以典雅的東方美學驚豔世界。


蕭山區絲綢畫缋代表性傳承人有葉建明、王孝琴、葉灃儀等人,他們在復原絲綢畫缋傳統工藝、進行科技改良、建立現代化生產流程和數位化傳承資料庫、促進融合創新發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絲綢畫缋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