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小精細見長的傳統雕刻藝術不多,杭州玉石微刻就是其中之一。僅用一把刀,將一個個中國傳統故事刻進每一方不同的玉石裏,讓玉石書寫著不同的故事,給玉石一個新生命。
一刻千金,方寸乾坤。說的正是精微雕刻,這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
李浩,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玉石雕刻大師。 這樣的人物,卻並非科班出身,他脫胎於行伍,習藝於業餘,一身手藝全憑愛好使然。
上世紀90年代,李浩結緣微雕藝術,一刻便是30餘年。 精微細緻,纖毫畢現,這門技藝在他手中,更是達到肉眼根本無法分辨的地步。尤其在瑪瑙、水晶等少有人涉獵的硬度較高的玉石微雕創作上,李浩也頗有建功。
“入門須正,立志須高。”這是宋人嚴羽所言,也成為李浩技藝的內化要求。主題上,取法儒釋經卷、詩詞文賦、山水人物等包羅萬象; 載體上,從傳統的印章、筆墨紙硯等文人清玩不一如是,常見的玉石擺件、珠寶首飾等也常常別出心裁; 材質上,更是囊括翡翠、和田玉、水晶、瑪瑙、孔雀石、琥珀、髮絲及宣紙等各類材質。
2006年之前,李浩以毛髮、四大名玉等為主要創作載體。此後,他進入現代微雕史上少有人涉獵的玉石微雕領域,開始在和田玉、青海玉、俄玉等材質上進行創作,並在翡翠、瑪瑙、水晶等硬度在摩氏7度以上的硬質資料上摸索研究。
業內公認,其精微雕刻藝術兼微書、微畫、微印三絕,融美術技法、繪畫技巧和書法的韻味,軟硬材質兼施,以刀代筆,形成抑揚頓挫、剛柔並濟的獨門雕工,發展了極具個性的微雕藝術,作品別具一格。
2023年,杭州玉石微刻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