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解碼之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羅隱傳說”

發佈時間:2023-11-28 10:00:49

羅隱(833—909),唐末五代時吳越新城(今浙江富陽新登人),本名羅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貌醜性傲,少年即享盛名,因議論時政,諷刺公卿,凡十考不中第,遂更名。唐僖宗時,為錢塘令,政績卓然,吳越王錢鏐委為從事。


羅隱生於亂世,懷才不遇,大半生浪迹江湖,寄食候門。世人認為羅隱出語成讖,浙江、福建、江西一帶,凡接近怪異事情,都說是羅隱秀才所說。據明朝《注祿籍》所言,羅隱傳說在宋元時已在民間流傳。內容涉及羅隱出世、羅隱換骨、討飯骨頭聖旨口、羅隱之死及羅隱轉世等。 羅隱傳說發展到後來,經長時期在羣衆的口頭流傳,情節由簡單漸趨複雜,人物形象的粗線條勾畫漸趨細緻。 民間流傳的羅隱故事,頗富傳奇色彩。


在浙江省富陽區,關於羅隱“討飯骨頭聖旨口”的民間故事有100多種,浙江其它地方及全國各地的羅隱傳說也為數不少,而與這些民間文學相關聯、因羅隱而得名的名勝古跡,西至四川成都,東至浙江岱山海島,南到廣東肇慶,北到安徽黃山,星羅棋佈,蔚為大觀。


富陽區新登鎮是羅隱故里,老一輩新登百姓對羅隱故事津津樂道,為培養年輕一代羅隱故事講述者,已建立培訓基地; 出版了《羅隱傳說》,並成立了羅隱研究會,組織羅隱傳說學術研討。


2009年,羅隱傳說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天降面粉與落雪》


傳說有一年冬天,羅隱又京試落第了,他的心情十分沮喪,再加上囊中羞澀,只得在長安街市上賣字糊口。一天,他連買墨條的錢也沒了,於是就到處溜達。到了晌午,肚子實在餓得堂不牢了,就走進店家討口飯吃,可是,進了好幾家店,店老闆都像是前世欠他多還他少的說:“朝廷俸祿天天加,自己都吃得上頓沒下頓了,年紀輕輕的懶漢骨頭,出去出去!”羅隱走出第四家小吃店後, 仰首對天呐喊道:“天哪,我前世作了什麼孽了呀,老天爺,你就下點麵粉給我吃吧。”話音剛落,但聽得北風呼嘯,灰濛濛的天上,驟然漫天飄下了白茫茫的麵粉。一時間,長安大街上的人們紛紛拿著畚箕和掃把,走出家門在搶奪上天賜予的麵粉了。那些個老闆都手執衛身棒,指揮著他們各自的傭人:“快點!快點!”還沒過十幾分鐘,搶麵粉的人們就開始大動干戈了,霎時,街面上呈現出一片打鬧的混亂局面。正在這當口,一隊騎著白馬的官兵來了,他們手中揮舞著馬鞭,對著雜亂的人群猛抽過去。其中為首的對大家大聲喝令:“所有的人聽著,天上落下的麵粉就是皇糧,你們必須全部交給我們。否則,格殺勿論。”看到這些,羅隱後悔自己開了金口,即將釀成慘禍。於是,又對著蒼天大喊道:“天哪,我寧願自己餓了,落麵粉快好落歇了”。說來真神奇,羅隱的這麼一句話,天上落下的麵粉,馬上變成了會融化的雪了。原來是上天把羅隱的“好落歇了”聽成了“好落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