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解碼之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泠印泥製作技藝”

發佈時間:2023-11-28 10:00:11

西泠印泥是金石篆刻藝術的載體,創始於清光緒二十九(1903)年,由西泠印社創始人葉為銘、丁輔之、王福庵等人共同研製而成,印泥製作主要用於篆刻、書畫印章等著名傳統手工藝,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與西泠印社的篆刻創作、手拓印譜一起被奉為“印林至寶”。


西泠印泥雖然品種和產量較少,但其獨特的制法、超群的品質,一經推出就受到各界藝林名士的認可,印泥成為印社百年知名的獨特手工藝產品。民國時期西泠印社社員韓登安等人對印泥研製進行了不斷的改進。20世紀70年代,西冷印社成立印泥製作中心,傳承了朱磦、丹頂、金桂、金碧、牡丹、光明、纓綬、美麗紅、箭鏃砂等三十多個品種的傳統印泥製作。如今,代表性傳承人曹勤又研製出仿清朝宮廷印泥(用現代科技防偽手段,簡稱防偽印泥),具有色澤古雅、質地細膩、豐富沉著的特色,鈐出的印文清晰傳神。同時,還生產出色澤各异的多品牌印泥,經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收藏家、鑒賞家使用極為稱讚,譽為藝林珍品。


西泠印泥主要由蓖麻油、艾葉和朱砂三種原材料配合製作而成,天然植物蓖麻油經過3-10年的天然氧化和提煉,上好的艾葉提煉成艾絨,朱砂經過傳統的水漂法提煉成朱、朱砂,經過曬油、選砂、飛朱、研朱、制艾法、印色法等上萬次的手工調和而成,以色澤醇厚沉著、顆粒細膩、 調勻且不滲油者為上品。


西泠印泥系手工製作,色澤古雅,質地細膩,夏不滲油,冬不凝固,浸水不褪,鈐出的印文清晰傳神,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成為名副其實的書畫印泥的典型代表。


2009年,西泠印泥製作技藝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杭州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