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解碼之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蔣村杮產品加工技藝”

發佈時間:2023-11-28 09:58:58

“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候”是諸多文人墨客對蔣村特產柿子的讚揚,蔣村自古是柿子盛產之地,這裡的柿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蔣村水網縱橫,在條條堤塘上,處處生長著樹冠寬大、蒼勁古樸、鐵幹老枝的柿樹。據統計,此地有柿樹4000多棵,30年以上的柿樹有2802棵,最老的已有300多年,人們常稱這一帶的柿樹為“千年柿樹”。


蔣村柿子的品種主要有六類:扁柿、高脚方柿、火柿、金盆柿子、油柿和野柿。


柿子營養豐富,還具有藥用功效,據《本草綱目》載:“食用各種柿子,能美容而補虛益肺。”


在時間的長河中,村民已經摸索、提煉出了頗具科學價值的柿樹養護、柿子脫澀以及柿產品加工製作的方法。柿子的脫澀方法很多,主要有烘法、漬法、滴鹽、扡插芝麻杆、日曬、點醋、米烘、點香等。


村民們通過對八成熟的柿子進行人工催熟或脫澀,延長了柿子在市場上銷售的時間,還衍生出了熗柿、水柿等多種柿產品,味道別具一格。


2009年,蔣村杮產品加工技藝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