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王傳說是以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鏐生平故事衍化而成的民間傳說。 臨安是錢王故里,其傳說故事千百年來在中國吳越地區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吳越國王錢鏐(西元852-932年),杭州臨安人,是我國唐末五代動亂時期雄踞一方的藩鎮統領,是一比特文治武功皆可垂範的歷史人物。 他出身貧苦,販私鹽起家,在唐末五代時,佔據蘇南和兩浙(浙東、浙西)一帶,奉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國”的政策,西元907年5月,受後樑封為吳越王,立國,定都錢塘,用唐哀帝年號為“天佑”,第二年建年號為“天寶”,使吳越之富“甲於天下”, 奠定了太湖流域成為“魚米之鄉”和蘇杭成為“人間天堂”的經濟基礎。
錢王傳說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錢王生平、家世的傳說; 錢王見義勇為、智勇過人的傳說; 錢王艱苦創業、建功立業的傳說; 錢王除暴安良、關心百姓疾苦的傳說; 錢王去世後,宋朝皇帝對錢王及其後人册封的傳說。 宋元筆記中,宋文瑩《湘山野錄》、林禹《吳越備史》、畢仲詢《幕府燕閑錄》、潜說友《鹹淳臨安志》,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劉一清《錢塘遺事》等地方誌中均有記載。 凡錢王活動過的地方,幾乎都有他的傳說故事,還有一批地名傳說、地方風物及風俗傳說。
錢王傳說全面地展示了錢鏐治國有方,審時度勢,招攬人才,無私執法,採納諫言,不忘鄉誼等高尚品質。
錢王傳說,凝聚了千百年來人民福斯對他的理解、看法和感情,反映了人民群眾樸素而又鮮明的歷史觀和審美觀。 錢王傳說從唐末五代開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傳說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教育等諸方面。 對研究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同時對於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參攷作用。
2011年,錢王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杭州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