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

微信图片_20221214101355.jpg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亯。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產項目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201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錶作名錄》。


其中,半山立夏習俗成為中國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半山立夏習俗


微信图片_20221214101350.jpg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是標誌夏季開始的日子,又稱“立夏節”,為民間傳統節日。江浙一帶至今有“立夏日,吃補食”的風俗,如吃健脚笋、立夏蛋、吃立夏飯等。


立夏這天,半山一帶不少人家會忙著做起烏糯米飯,“烏飯”實際上就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用一種名叫“烏飯葉”的野生灌木葉子浸出的汁液煮米飯做成的,立夏日吃烏糯米飯,夏天不容易中暑,而且可以避免蚊蟲叮咬。


除此之外,還有吃豌豆,食之可健身固齒; 稱人,舊時,每到立夏之日,家家戶戶要用大秤杆“稱人”,稱的時候有講究,秤錘只能從裏往外拿(表示新增),不可以外往裏移(表示减少)。 據說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代,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後,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 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稱了體重,並表示以後每年立夏再稱一次,保證阿斗年年體重不减,以示未受虧待。 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半山又有立夏食“野米飯”之俗。 這天,兒童少年成群結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 地上的蠶豆、竹笋任其採掘,然後到野地裏去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自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 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在野外生存而避災禍。 這日,還必備十二種食品,有歌曰:“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鹹鴨蛋.螺螄莧萊酒釀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