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中國的蠶桑和絲綢工藝,以浙江和江蘇兩省為基地,靠近上海和四川成都,源遠流長。傳統上,婦女在農村地區的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絲綢製造包括種桑、養蠶、放絲、制線以及設計和織造面料。它已在家庭中通過學徒傳下來,科技通常在當地團體中傳播。蠶的生命週期被視為代表人類的生、死和重生。在散佈於村莊的池塘裏,蠶糞被喂給了魚,池塘裏的泥漿給桑樹施肥,葉子反過來喂蠶。臨近農曆年初,蠶農邀請工匠到家中表演蠶神故事,以辟邪,確保豐收。 每年四月,作為蠶花節的一部分,女蠶農都會用絲綢或紙製成的五顏六色的花朵裝潢自己,並獻上豐收的祭品。絲綢也以更多物質的管道觸動著中國農村的生活,絲綢衣服、被子、雨傘、扇子和鮮花點綴著日常生活。


桑蠶絲織技藝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這一遺產包括採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生產技藝,其間所用到的各種巧妙精緻的工具和織機,以及由此生產出來的絢麗多彩的綾絹、紗羅、織錦和緙絲等絲綢產品,以及這一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相關民俗活動。


5000多年來,它對中國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傳統生產手工技藝和民俗活動至今仍流傳於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和蘇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是中國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2009年,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錶作名錄》。


其中,杭羅織造技藝和余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被列為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的子項目。


杭羅織造技藝


林日東/攝


杭羅與蘇緞、雲錦同為中國華東地區的三大絲綢名產。杭羅原產杭州,系用純桑蠶絲以平紋和紗羅組織而成,其綢面有等距的直條形或橫條形紗孔,孔眼清晰,質地光柔滑爽。這種織品穿著舒適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帳幔、夏季襯衫和便服面料等。


杭羅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地方誌中就已有記載,至清代成為杭州絲綢的著名品種。生產杭羅的織機幾經變革,但其生產流程中仍保持著大量精細縝密的手工技藝,對生產者技能的要求極高。原料絲進廠後,必須嚴格檢驗、篩選,歷經浸泡、晾乾、翻絲、纖經、搖紆等系列工藝,然後才能上機織造。織成的粗坯還要經過精練、染色等工序,才能成為精緻的杭羅。


由於工藝複雜,杭羅歷來傳人不多。20世紀以來,在化纖織物的強烈衝擊下,傳統的絲綢生產舉步維艱,杭羅生產尤為困難。現時生產杭羅的僅有福興絲綢廠一家,廠長出身於杭羅世家,直接承傳了杭羅的織造技藝。福興廠生產的杭羅曆來由北京“瑞蚨祥”、蘇州“乾泰祥”等老字型大小經銷,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


余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當地出產的清水絲綿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周代,這裡已家家戶戶種桑養蠶。到唐代開元年間,余杭清水絲綿遠近聞名。這種絲綿具有色澤潔白、厚薄均勻、質地柔韌等優點,因而被朝廷列為貢賦。南宋時期,余杭絲綿冠於全浙。 清代以後,清水絲綿名聲更大,康熙年間曾遠銷日本。民國時期,余杭“老恒昌”清水絲綿更是享譽國內外。1929年,余杭清水絲綿在西湖博覽會榮獲特等獎。


余杭清水絲綿以水淨漂清而得名。余杭位於苕溪兩岸,天目山泉瀉於苕溪,溫而不寒,雜質較少,利於制綿。 清水絲綿的製作需經歷一個去除蠶絲外層絲膠的過程,包括選繭、煮繭、漂洗、剝繭做、扯綿撐、曬乾等六道工序。製作中絲膠去除愈淨,絲綿質量愈好。余杭清水絲綿製作對手工技能的要求很高,其生產完全依靠制綿者的技巧來完成。長期以來,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以口傳心授的管道世代相沿不絕,在此過程中,傳承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不斷將之融匯到制綿技藝中,使這一技藝成為余杭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余杭製作的清水絲綿色白體勻,手感柔滑,彈性好,拉力强,無綿塊、綿筋和雜質,品質優异,向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