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

杭州最具人氣、香火最盛的千年古刹。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西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刹。 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他在東晉鹹和初,由中原雲遊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見有一峰而歎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 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 遂於峰前建寺,名曰靈隱。


靈隱寺初創時佛法未盛,一切僅初具雛形而已。 至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其規模稍有可觀。 唐大曆六年(西元771年),曾作過全面修葺,香火旺盛。 然而,唐末”會昌法難”,靈隱受池魚之灾,寺毀僧散。 直至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新建石幢、佛閣、法堂及百尺彌勒閣,並賜名靈隱新寺。 靈隱寺鼎盛時,曾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間,僧眾多達三千餘人。 南宋建都杭州,高宗與孝宗常幸駕靈隱,主理寺務,並揮灑翰墨。 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立志重建,廣籌資金,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曆十八年之久。 梵刹莊嚴,古風重振,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雲林禪寺”。


新中國成立後,靈隱曾多次進行大規模整修。 於今,在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方針下,在方丈光泉法師的引領下,靈隱寺兩序福斯以”充分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積極建設東南人間淨土”為發展目標,使靈隱這座千年古刹,法幢高樹,海眾安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時,靈隱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直指堂(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聯燈閣、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所構成,共占地一百三十畝,殿宇恢宏,建構有序。 大雄寶殿中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禪宗佛像為藍本,用二十四塊樟木雕刻鑲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莊嚴,氣韻生動,為國內所罕見。


靈隱自創建以來,高僧雲集,文人薈萃,儒釋交融,談禪論道,一吟一詠早已蔚然成為文化大觀。 此外,寺內還存有不少年代久遠的佛像、法器、經幢、石塔、禦碑、字畫等歷史文物為靈隱寺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產。


時序已進入新世紀,靈隱寺以其得天獨厚的佛教文化、宏偉壯麗的殿宇建築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海內外遊客。 靈隱寺,它早已成為人們學佛、觀光、祈福、休閒的佛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