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一杯“九曲红梅”
春日的阳光洒落在茶山上
双浦镇双灵村的茶农们也忙碌了起来
采自西湖龙井群体种老茶树嫩绿的新叶
在这些土生土长的资深茶农
手下逸散着醉人的香气
九曲红梅茶的生产已有近200年历史,创制于清同治年间。相传九曲红梅源于福建武夷山的九曲,太平天国期间,由于武夷山地区饱受战火,当地的农民纷纷向北迁徙,其中有十三户贫苦农民逃到了大坞盆地,也就是今天的双浦镇。他们修筑草舍,劈山种粮,伐木栽茶以谋生计。双浦土壤肥沃,四周山峦环抱,云雾缭绕,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些北迁的农民凭借着自身的制茶经验,将品质优异的茶叶原料加工成红茶。后来经过不断提升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独特外形和品味的红茶新品系,也就是现在的九曲红梅茶。
正是制作九曲红梅的好时节
虽同属西湖名茶,九曲红梅与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序却截然不同,“茶叶摊青后,要经过萎凋、揉捻、搓散、发酵、烘干等几个步骤,九曲红梅才算制作完成,只有经过这些步骤,九曲红梅才能够做到口感顺滑,鲜爽暖胃。”深深热爱着九曲红梅的双灵村茶农孙卫明自豪地说。
清明之后,正是制作九曲红梅的好时候。孙卫明一边收起萎凋完毕的茶叶,一边介绍道,制作九曲红梅的要求很高,茶树要选择最“正宗”的西湖龙井群体种老茶树,茶叶必须是“一芽两叶”,太嫩或太老都会失掉九曲红梅的韵味。而今天这批茶叶,经过昨日的摊青和几个钟头的萎凋,已经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了。
经过萎凋后的茶叶,不仅散掉了青草气,还提高了韧性,这样一来,茶叶才不会在接下来的揉捻步骤中轻易碎裂。茶叶加工房中,揉捻机不停地转呀转,绿色的茶叶也逐渐变色,从扁平狭长变得细如发丝,而专属于九曲红梅的独特香甜气味也在房间内外氤氲不散。
发酵——最重要的环节
经过机器打散后,九曲红梅开始进入最重要的环节——发酵。
“发酵是形成九曲红梅色香味的关键,是绿叶红变的主要过程。” 孙卫明说,传统发酵方式多采用蒸馏、日晒,现在茶农们都用上了自动化设备。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共同作用下,茶叶颜色变得金黄透亮,花果香气浓郁。
时间在茶农们的忙碌中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日悬中天。此时,当日的第一批茶叶已经完成了最后的烘干步骤。被孙卫明倒入竹匾的九曲红梅成品色泽乌润,细如银钩,环环相扣,轻轻一抖便金毫漫天。
九曲红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从我爷爷那辈开始,就在做九曲红梅。我爷爷传给了我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到现在也已经十几年了。” 九曲红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曾是双浦镇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九曲红梅入口甘甜,有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气。双浦镇九曲红梅茶园总共大约有1500亩,据当地茶农介绍,今年由于天气忽冷忽热的原因,茶产量照往年相比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