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力之城丨杭州:十大举措开辟国际会议“新蓝海”
近年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进国际会议目的地建设,聚焦国际会议引进的脉络打通,通过构建机制、聘任大使、强化营销、提升服务等十项举措,组合出拳、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国际会议引进成效彰显,开辟了国际会议“新蓝海”。
1.加强与国际行业组织合作
保持与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BestCities Global Alliance)、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会议行业组织的紧密联系,积极对接,寻求合作。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制定杭州会奖发展策略,明确杭州在国际会奖目的地中的定位。发挥已落户杭州的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等机构的积极作用。
2.塑造会议目的地鲜明IP
2016年发布全新的会奖品牌——“峰会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发布会议目的地品牌的城市。2018年,杭州深入挖掘城市优势产业与会议产业之间的关联,提出“新经济会议目的地”这一品牌特质,塑造了鲜明的会奖IP。
3.实施“杭州会议大使”计划
发掘各行业领军人物,聘任9批58位“杭州会议大使”,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九大学科领域,先后为杭州引进百余个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学术会议,成为杭州会奖旅游跨界融合的创新案例。
4.激发学术科研引进国际会议新引擎
杭州学术氛围浓厚,行业人才充沛,科研实力雄厚。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汇聚了大量高端人才,储备了充沛科研资源。在此优势下,这些学术科研带头人领衔组织的众多高端学术交流会议纷纷落地杭州,生物医药、电子技术、标准化成为来杭国际学术会议的三大领域,学术科研成为杭州争取高端国际会议的重大引擎。
5.释放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集聚效应
201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起,在杭州建设全球首个“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基地成立以来,通过进一步发掘国际标准化对地区产业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价值,挖掘各个行业中有利于城市国际化的元素,引进了数十个热门产业的41个标准化国际会议落户杭州。这些会议增进了行业技术国际交流,提升了城市国际化水平,助推杭州国际会议目的地打造。
6.成立国际会议竞标服务中心
瞄准国际协会会议市场,联合杭州会议大使、航空公司以及会议产业链相关企业,组成杭州国际会议竞标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竞标计划、开展竞标培训、协调竞标支持、提供竞标服务,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共同决策、科学营销的良性机制。
7.推出13项竞标国际会议举措
针对国际会议的竞标和落地,推出13项竞标国际会议服务举措,包括参与竞会标书设计制作、竞会经费补助、提供城市宣传品、协调安排主办方来杭考察事宜等,支持杭州会议大使、专业会议组织者(PCO)竞标国际会议。
8.开展会议目的地精准营销
策划实施“领创未来会议”“会在风景中”等一系列公关营销活动,创新实施会议产业与新经济产业跨领域合作,驱动新经济领域的国际会议落户杭州,并积极亮相IMEX、EIBTM、IBTM CHINA、IT&CM等国内外专业会奖展会,树立国际会议目的地专业形象。
9.提升目的地会议服务水平
实施三届MICE英才计划,邀请国内外名师为杭州培养高素质从业人才。出台《会议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规范》和《奖励旅游服务和管理规范》两部地方标准,认证17家达标会议服务机构和5家会议服务示范机构,提升本地企业国际化服务水平。
10.构建媒体宣传推广矩阵
与《Headquarters》《Boardroom》《CEI》《Business Traveller》等会奖媒体合作宣传,巧妙运用领英(Linkedin)、杭州会奖旅游网、会奖官方微信、会奖官方微博、会奖电子期刊进行整合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力。
据统计,2019年杭州共举办了38个符合ICCA标准的国际会议,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0个会议;在全球5214个城市排名中位居第74,较上一年提升了23位;在亚太870个城市排名中位居第17,较上一年提升了4位;中国大陆城市排名一直保持第三位。